世界级港口群,“藏”在粤港澳大湾区
|
□ 全媒记者 龙巍 文/图 近年来,沿海各省纷纷出台政策推进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,交通运输部今年第一次部务会议就强调,要推进区域港口资源整合,推动航运中心、自由贸易港建设,全力推进港口建设发展,为建设交通强国打好坚实基础。但广东在省级层面的港口资源整合方案还在研究之中,至今仍未出台。 “粤港澳大湾区‘一个国家、两种制度、三个关税区、四个核心城市’的格局,以及多门户港口龙头之争长期存在的特点,是其港口群协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。”广东省政协委员、广州航海学院航运经贸学院副院长、教授葛春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如何实现湾区港口群协同发展,促使区域内各港口从整体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、充分发挥各港口的比较优势、推动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、协调发展,使区域港口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,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的关键所在。 政策: 广州港、深圳港 双港“双核”呼之欲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“大小港口错落,互相依存”,已形成庞大的港口群,拥有香港港、广州港、深圳港三个世界级集装箱港口,但广东省内庞大的港口资源将如何有效整合?又将如何与香港共同打造世界级国际航运枢纽建设?这两个自大湾区提出后就备受关注的问题,答案正在明朗化。 7月19日,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发布了《关于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201号提案答复的函》,答复函透露,《广东省港口资源整合方案》(稿)已形成,提出以广州港集团、深圳港口集团(深圳市内部整合组建)为两大主体,分区域整合沿海14市及佛山市范围内的省属、市属国有港口资产。答复函还透露,《广东省港口资源整合方案》(稿)正在结合广州市与珠海、佛山、东莞、中山等市前期协商工作情况,对整合方案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后,将尽快上报省政府。 答复函中还提到,广东将以广州港、深圳港为主,主动联合香港港,加强珠江口湾区港口群的合作,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,推动与自贸区连接的铁路、公路以及港口建设,共同打造湾区内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。 “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协同发展。”7月2日,广州港务局副局长袁越在广州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上表示,广州港将按照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、省政府的部署,以广州港为龙头,加快推进珠江口内和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,建设广州世界级枢纽港区。 6月20日,深圳市政府下发《关于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意见》,明确深圳将创新深港港口快速通关模式,开展“深港自贸通”试点,形成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与香港间的直通物流大通道;探索建设深港组合港,实现两地港口物流服务一体化。同时,进一步强化深圳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港口的业务联系,重点推进中山、东莞到深圳多式联运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试点改革,逐步推进大湾区港口通关一体化。 “将港口一体化发展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战略合作发展高度,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港口协同发展合作磋商机制。”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部部长汪德贵建议,按照交通运输部对全国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,从区域内港口岸线审批和功能布局上加强统筹协调,引导城市间展开多维度的协同与合作,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同,推动区内形成有层次、有分工、有协同的港口综合物流体系。 企业: 大势所趋 深度合作频频加码 根据广东交通运输厅数据,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,广东省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港、深圳港、珠海港、汕头港、湛江港五大沿海主要港口和佛山港、肇庆港两大内河主要港口为龙头,辐射华南、西南,面向全球的港口发展格局。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整合是大势所趋,广东港口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,已经率先展开深度合作。 今年,7月12日,广州港务局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签署港口合作发展协议。根据协议,未来两市将携手打造世界级枢纽港。而早在2016年,广州港集团就与珠海港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将在规划建设、业务交流、资本合作和建设海上战略支点组合港口群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。珠海港将积极参与并支持由广州港主导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,同时广州港将积极参与并支持珠海港主导的“贵广—南亚物流大通道”项目的规划与建设等。 2017年,广州和东莞签署了《广州港务局东莞港管理委员会港口合作发展协议》,首度提出双方将加快港口资源整合,推进实施穗莞港口一体化,打造广州—东莞港组合港,并以广州港为龙头,加快两市市属国有港口企业整合。此外,两港还将共同开发建设新沙港二期,拟建4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。除了与东莞联手,广州还与佛山、中山签署合同,三市企业合作共建南沙港区四期工程,成为三市史无前例的一次协同大作战。 与此同时,深圳港整合也在加速。6月20日,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组方案,计划收购招商局港口的38.72%股份,从而彻底解决深圳西部港口同业竞争问题。7月3日,深赤湾重大重组事项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后,7月26日,深赤湾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招商局港口的相关议案获得股东大会超过99%的高票通过。重组完成后,深赤湾将成为原控股股东招商局港口的实际控股股东,并直接或间接持有招商局港口下属的境内外港口资产,使招商局港口纳入深赤湾的合并报表范围,彻底解决招商局港口与深赤湾之间持续多年的同业竞争问题。 同时,招商局又通过投资合作经营,成为湛江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,还投资参股了江门外海、佛山澜石、中山外贸东莞麻涌等一批港口和码头。在东部港区,盐田港集团通过与和记黄埔和现代货柜投资合作,参与深圳港盐田港区以及西部大铲湾码头的经营管理,通过投资合作完成了对惠州港的控股经营,投资建设汕尾小漠港,与汕头港确立合作伙伴关系。 未来: “多中心合作模式” 或为发展“主基调” 8月31日,英国劳氏日报发布了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,中国有24个港口入围,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港口进入前十,分别是深圳港(第3位)、香港港(第5位)、广州港(第7位),东莞港(第40位)、珠海港(第80位)列百强。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的基础厚实,优势突出。 “近年来广东港航业平稳发展,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,港口发展初具规模,但仍存在港航企业“小、少、弱”、港航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。应加快整合港口资源,构建大湾区内港口集群优势互补、良性发展格局。”广东省政府参事、广东海事局原局长梁建伟建议,必须尽快改变原来封闭、排他的港口发展模式,统一规划部署,寻求强强联合,优化错位发展,减少同质竞争,切实避免重复建设、恶性竞争,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内港口集群相互支撑、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格局。 2017年,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人民币的水平,拥有16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和3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根据《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》,优势互补,合作共赢是重要的合作原则之一。深入投资便利化,畅通三地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便捷流通,强化城市之间的融合,是大湾区未来合作发展的重点。 “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多中心港口、多营运主体、多行政层级特点,建议围绕港口群及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目标,构建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多中心合作模式。”葛春凤表示,港口各方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、调控与监督、交流与反馈、激励与约束平台,通过信息流、资金流及全程物流链实现多中心联动,共同带动湾区港口群协同发展,提高湾区港口群的资源配置力和集聚辐射效应。 “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通过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,支持港航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发展。”汪德贵指出,湾区的龙头港口企业要强化全球视野,瞄准港航发展规律和趋势,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完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,着力推动智慧港口建设,不断提升立足湾区、面向全国、辐射海外的综合性平台功能和服务水平,真正担负起湾区建设国际性枢纽港建设主体担当。同时,加强广东省内城市与港澳合作,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运营机制,加快航运要素聚集,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航运要素集群,提升区域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和影响力。 |